淘寶網(wǎng)開店遇到惡意“買家”惡意差評的應對方法。
這些“花錢消災”時間對很多商家來說并不奇怪,但最近淘寶賣家的團伙惡意差評事件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關注。
以下討論與淘寶惡意買家惡意差評有關?!百I家”應對惡意差評的方法可以報警!教程文章,內(nèi)容是本微商網(wǎng)小編精心挑選整理的教程,希望對廣大網(wǎng)友有所幫助。以下是詳細內(nèi)容:
做淘寶并不容易,如果不小心遇到了不好的買家,用惡意的差評來做生意“勒索”更糟糕的是,商品賣了不僅沒賺到錢還賠錢。
去年,在深圳創(chuàng)業(yè)的網(wǎng)店賣家童先生發(fā)現(xiàn),他的產(chǎn)品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受到個別買家的不良評價。當他提出退款等解決方案時,對方要求童先生給幾千元“補償”。這是怎么回事?
童先生和朋友開的公司主要從事電腦配件的銷售,主要從事電子商務平臺。一開始,受到買家不好評價的商品是他店里的一個“爆款”電腦主機。
收到差評后,童先生與買家溝通。但無論是退款、退貨還是維修費用報銷,對方都不滿意。相反,他們建議在刪除差評之前,他們必須得到888元的補償。
本著冷靜下來的想法,童先生終于把錢給了對方。他沒想到的是,不到一年,同樣的套路又上演了。這一次,經(jīng)過協(xié)商,“補償”價格最終定在6999元。收到錢后,買家刪除了差評。連續(xù)兩次妥協(xié),不可想象,兩個月后,類似的差評事件第三次上演。
童先生注意到一個細節(jié):第二次和第三次給出差評的買家使用的手機號碼是一樣的;第一次和第二次給出差評的買家昵稱相當相似。童先生意識到,這三次差評的買家很可能是同一群人。
于是,童先生立即將信息提交給電子商務平臺并報警。在電子商務平臺技術的幫助下,警方迅速展開調(diào)查,最終確定并逮捕了兩名嫌疑人。經(jīng)調(diào)查,這三起利用不良評論敲詐勒索的案件都是他們兩人所做的。
目前,這兩名嫌疑人已被深圳警方拘留,案件正在進一步調(diào)查中。
這一事件告訴商家,當你遇到惡意的壞評論時,不要想著冷靜下來,花錢。這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,企業(yè)應該拿起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。